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联华证券炒股

不完美、但成功,SpaceX星舰 No3 发射的真正意义

2393

2024-05-18 【 字体:

作者|刘年华

编辑|靖宇

「事不过三」,这句中国谚语在国外一样通用。至少,对于伊隆·马斯克和他的「星舰」火箭来说确实是这样。

在两次发射失败后,2024 年 3 月 14 日,SpaceX 打造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星舰Starship,在得州发射。该火箭有两部分,分别是一级助推器和二级飞船,按计划都要回收。

点火后,一级助推器全部 33 台发动机稳定工作。随后,一二级系统成功实现热分离;一级返回时点火不正常,姿态失控,未能顺利回收。

二级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SpaceX 官方宣布开/关舱门和推进剂转移测试成功。40 分钟时,飞船再次点火;10 分钟后,开始离轨再入地球。不过这一过程中,飞船直播信号丢失,未能看到降落印度洋的画面。

​这第三次试射虽然未能「善终」,但对于 SpaceX 团队来说,依然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星舰 No.3 成功了吗?

星舰助推器上的 33 台发动机全部启动成功|图片来源:SpaceX 社交账户

官方消息中,SpaceX 列出了 8 点「成功」来总结这次试射:

这是第二次,超重型助推器上的 33 台猛禽引擎全部成功启动,并在上升过程中保持全程燃烧状态。

第二次成功执行热分离,关闭 30 台超重型助推器上的猛禽引擎(3 台未关闭),并在分离飞行器之前成功点燃了第二级的六台猛禽引擎。

分离后,超重型助推器成功完成翻转动作,并完成了返航燃烧,抵达墨西哥湾的溅落点。

第一次着陆燃烧中,超重型助推器成功点燃了几台引擎,之后飞行器经历了 RUD(这是 SpaceX 的说法,意为「快速非预定拆解」)。在大约 462 米的高度和任务开始后将近七分钟时,助推器结束飞行。

六台第二级猛禽引擎全部成功启动,并将飞行器推向了预定轨道,成为第一个完成全时长上升燃烧的星舰。

在滑行过程中,成功完成其他几个目标的飞行测试,包括开启和关闭其有效载荷门(未来计划装星链)和启动推进剂转移演示。由于在滑行过程中的飞行器滚动速率,星舰没有尝试计划中的单个猛禽引擎在轨重点火。这些演示的结果将在飞行后数据审查完成后公布。

随后经历了其首次从太空返回的过程,为高超音速重返时的加热和飞行器控制提供了宝贵数据。通过安装在星舰上的星链终端,实现了重返过程的实时观看。

飞行测试在重返过程中结束,任务进行约 49 分钟时,通过星链收到来自星舰最后的遥测信号。

星舰成功进入太空轨道|图片来源:SpaceX 社交账户

史上「最强火箭」

尽管试飞没有完美结束,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次试飞仍标志着一次重大成功。相比于前两次试飞的经验,SpaceX 对火箭进行了诸多改进。

2023 年 4 月 20 日,星舰在万众期待中首次点火发射。升空约四分钟后,因星舰和推进器未能分离,使得星舰在空中爆炸解体,发射失败。没有炸毁发射台,是马斯克最大的庆幸。

七个月内,历经 1000 多次更改,2023 年 11 月 18 日,星舰尝试第二次发射。发射时 33 台发动机均正常启动,顺利升空。但 3 分钟后,直播出现爆炸画面。SpaceX 公司表示,二级火箭发生故障,被迫触发其自毁系统,发射失败。

星舰的每次试射,都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星舰每往前成功推进一步,也展现出无比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主要来自三点:

1、有史以来,最大最强

星舰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飞行器,起飞质量约 5000 吨,起飞推力 7500 吨,均为人类史之最。可实现近地轨道不低于 150 吨的重复使用运力,一举超越全球各国现役火箭,是人类历史最强火箭。

2、完全可重复使用

星舰总高度约 120 米,直径约 9 米,火箭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一级助推器「超重型推进器」(Superheavy)和二级飞船「星舰」(Starship)。

星舰的目标是一枚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也就是说,一级助推器和二级飞船,都要回收。

不仅要能回收,还必须要便宜。星舰用了不锈钢作为主要材料,与合金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用性,同时成本更低。

3、单芯级多发并联

将多个发动机捆绑在火箭的同一个级别(芯级),这些发动机并行工作,提供推力将火箭送入太空,称为单芯级多发并联。在航天历史上,捆绑式火箭的名声并不好。前苏联 N-1 重型运载火箭 4 射 4 炸,让大家对这条路没什么信心。

有人问马斯克 N1 火箭没能成功,为什么你坚信星舰能成功?马斯克的回答是:如果苏联人有钱搞十次试射,N1 也能成功。但 N1 太贵,苏联人觉得成本太高玩不起。此次试射,SpaceX 成功打破了单芯级多发并联不可靠的魔咒。

航天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定型。一旦一枚火箭完成定型,能够稳定发射,将产生规模化效应,形成行业优势。

以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为例,这枚火箭定型后,在此后三年时间相继完成 10 次发射。虽然后续仍有一些失败的插曲,但不影响火箭整体的稳定表现。这也让星河动力快速占领了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市场,后来者只能在大型固体和液体火箭之间寻找更多机会。SpaceX 的猎鹰 9 号也是同样的故事。

马斯克计划,2024 年保底 6 次,争取发射 9 次星舰。按照这个计划,星舰很可能在一到两年完成定型,然后在 2027 年开始进行 NASA 的载人航天测试。凭借强大的工业体系,一旦星舰完成定型,近地优质轨道资源将迅速被其占领,留给竞争对手的时间窗口,正在一步步缩小。

正在准备发射的星舰火箭|图片来源:SpaceX

火星,还有多远?

星舰为卫星通导遥应用开辟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之前,许多人曾质疑星链项目补网的高昂成本及其商业可行性。然而,随着星舰的成功定型,星链的部署成本预计将大幅下降,卫星通信应用将快速发展。

通导遥虽然是当下的主流应用,但大规模载人航天计划,才是马斯克真正的目标。

早在 2007 年,马斯克就已经宣布了他的宏伟计划——使人类能够探索并最终定居火星。他曾预言,人类将在 2025 年前踏上火星。虽然现在看起来希望渺茫,但 2023 年 12 月 7 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他的预测,表示计划在 2033 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

星舰设计的多功能性使其能够在地月轨道间执行长期的飞行任务,并且在执行火星任务时既能作为货运船舶也能作为载人飞船。未来,星舰将逐步取代当前的猎鹰 9 号火箭、猎鹰重型火箭以及龙飞船,执行大部分太空任务。星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载人飞船,可容纳一百人。这将成为马斯克实现人类定居火星的关键。

马斯克在 X 上发出人类上火星的寄语|图片来源:X

预计星舰飞船将在明年年底前实现捕获技术,目标是每年数千次发射,计划在 5 年内将每年 100 万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并最终实现将 100 万吨有效载荷送往火星的壮志。据马斯克的愿景,星舰最终版将能够以每人 2 万美元的成本,单次运送 100 人前往太空,单次总成本控制在 200 万美元以内。

当前国际航天的报价大约为每千克货运 1 万美元、每人客运 8000 万美元。若马斯克的计划成功,其报价可能达到货运每千克 10 美元、客运每人 1 万美元。

自 2009 年 SpaceX 首次发射可复用的猎鹰 9 号火箭以来,发射成本已从每千克一万美元降至约 1500 美元,成本显著下降。如果星舰能够批量发射,成本将进一步大幅下降。

在 2024 年,SpaceX 计划进行 144 次发射,这将占到全球入轨质量的 90% 以上。

理想很有戏,现实很丰满。在 SpaceX 成立 22 周年之际,马斯克的火星梦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畅由国际集团:2024年亏损19516万元

畅由国际集团:2024年亏损19516万元
  中证智能财讯畅由国际集团(01039)4月28日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

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8月17日首轮开票

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8月17日首轮开票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揭晓了特邀剧目名单,汇集英国、法国、德国等11个国家...

欧洲三大股指14日全线上涨

欧洲三大股指14日全线上涨
每经AI快讯,欧洲三大股指14日全线上涨。 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中国经济网4月30日讯 (记者 梁木) 4月29日,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

喆丽控股授出5万份附有权利可认购最多合共50万股股份的购股权

喆丽控股授出5万份附有权利可认购最多合共50万股股份的购股权
热点栏目 自选股 ...

美元登10个半月新高!美债收益率创3个月高点 利差削弱欧元、英镑与澳元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54基点

美元登10个半月新高!美债收益率创3个月高点 利差削弱欧元、英镑与澳元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54基点
美元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走升,已来到94.328突破一年新高。根据自民党党魁选举结...

2021年7月16日人民币NDF远期合约

2021年7月16日人民币NDF远期合约
NDF交易从1996年左右开始出现,新加坡和香港人民币NDF市场是亚洲最主要的离...

巴菲特股东大会后,伯克希尔B类股盘前跌27%

巴菲特股东大会后,伯克希尔B类股盘前跌27%
  巴菲特股东大会后美股第一个交易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表现如何?  北京...

阿里巴巴美股开盘涨超6% 马云今日通过视频连线形式“现身”

阿里巴巴美股开盘涨超6% 马云今日通过视频连线形式“现身”
查看最新行情   新浪科技讯 1月20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美...

银行新一轮“降息潮”!存款利率“倒挂”或将持续

银行新一轮“降息潮”!存款利率“倒挂”或将持续
  4月以来,中小银行又掀起新一轮“降息潮”。  4月21日,常熟农商银行旗下控...